北京荣格心理咨询中心

首页 基地动态

网络成瘾专家公开课——活着 不是被迫谋生

2019-10-23 12:55:58 

基地主任陶然一上来就提出“为什么上学?”的问题。显而易见,有些学员很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,甚至应付一通,这节课的内容,他们不太感兴趣,更多的他们是不爱上学的反面教材,“讲读书,切”!不少学员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,来闪避老师的追问。

没有高大上的语言,没有文采斐然的讲解,从经典小故事入手,接地气,逼人的内心。


“爸爸,我为什么要上学呢?” 儿子上学不久问我。

我说:儿子,你知道吧?一颗小树长一年的话,只能用来做篱笆,或当柴烧。

十年的树可以做檩条。
二十年的树用处就大了,可以做粱,可以做柱子,可以做家具······
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,他7岁就可以放羊,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,但他除了
放羊,基本干不了别的。

如果上6年学,小学毕业,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,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,做保安,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,小学的知识够用了。

如果上9年学,初中毕业,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。
如果上12年学,高中毕业,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。
如果大学毕业,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、铁路桥梁了。
如果他硕士、博士毕业,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。
知道了吗?
儿子:知道了。
我又问:放羊、种地、当保安,丢人不丢人?
儿子:丢人。
我说:儿子,不丢人。他们不偷不抢,干活赚钱,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,一点也不丢人。不是说不上学,或上学少就没用。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,有用,但用处不如大树多。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,但对社会的贡献少,他们赚的钱就少。读书多,花的钱也多,用的时间也多,但是贡献大,自己赚的钱也多。


故事讲完,课堂安静了,很多孩子挺直了脊背,感觉的到,他们在用心听。课在继续,细腻的生活细节,对比感强烈的画面,生存环境巨大的反差,很直观地扑面而来,触动每个人学员的神经,生存、未来、幸福、后代……很现实的生活,必经的生活道路,真实的人生轨迹面前,没有人再假装潇洒了。赤裸裸的现实,不读书,换来一生的底层,那些为自己的现实生计在烦恼、在挣扎的面孔带着痛苦、无奈、麻木冲击过来。

还靠父母的你,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了吗?

默不作声,很多人低下了头。

陶然主任继续引导:读书虽然未必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,但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机会。 我们不用那些名人光彩夺目的人生成功、贡献价值的大小去衡量一个人的人生。试想, 最简单的人生,不读书,不学习,身无所长,也能活,但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?

“对于个体而言,最重要的,不是你有否成就,而是你是否快乐。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,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?第一,它给你意义,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,让你做工作的俘虏(忙乱的工作场景叠加);第二,它给你时间,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(休闲、放松惬意的度假坏境)。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,你就有成就感。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,不剥夺你的生活,你就有尊严。

成就感和尊严,给你快乐……”

层层逼近,学员的表情在变化,眼睛在逃避……

“你还得上学,必须读书!”

“读书,你们将来才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,选择有意义、有时间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谋生。”陶然主任语气变得严厉,带有不容辩驳的震慑力。

这节课,不仅能带给学员思考,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渴望,更能感召他们有所行动。